2014年4月23日下午4点30分,我校基建处处长解建新受邀在二楼多功能厅为师生做了题为“漫谈建筑”的仲景文化节专题讲座。校团委全体老师,各院系分团委负责人及来自各院系、校级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的300余名学生干部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校团委书记郭婧主持。
解建新处长从什么是建筑、建筑的产生与发展阶段、中西建筑的差异、建筑要素与设计方针、著名建筑大师的作品赏析以及校园建筑的解读等六大方面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建筑方面的相关知识。首先,他以北京四合院、徽派建筑等为例阐述了建筑的本质,指出一类建筑就代表了一个时代建筑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而后,解处长从创始时期、成熟时期、溶汇时期、全盛时期、延续时期等五个时期的不同建筑向同学们详细论述了中国建筑的成长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接着,针对中西方建筑的差异,解处长分别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中华文化和基督宗教文化、木头的诗篇和石头的史诗等方面对中西方建筑差异做了细致的对比说明。随后,解处长又以我校新校区的教学大楼和图书馆设计方案为例,指出了建筑要素与方针的不唯一性,也让同学们了解了各种要素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解处长还向同学们展示了约翰肯迪尼图书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等诸多世界建筑大师的作品,令在座师生大开眼界。
最后,解处长向在场的同学们具体介绍了我国不同大学校园的建设特色和意义。尤其在介绍我校新校区时,解处长将我校新校区的设计理念向在场观众进行了详细解说。他指出我校南大门形状设计成钥匙状,意味着开启中医药的大门;而校园内天一湖的名字则取自中国传统 “天人合一”的思想;我校北大门蓝底黄字以标牌的《二兔捣药图》表达着我校学子救死扶伤、蟾宫折桂的理想。讲座接近尾声之际,解建新处长引用林语堂、黑格尔等名人语录表达出建筑其独特的美。
讲座结束后,校团委书记郭婧进行了总结。郭书记指出解建新处长的讲座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建筑与艺术、美学、人文之间的关系,也提醒了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建筑之美。
此次讲座,丰富了我校大学生关于建筑的课外知识,加深了同学们对我校新校区建筑所蕴含的理念和文化的认识,提升了广大学生爱校、护校、荣校的意识。(撰稿/摄影 孙河龙)

基建处处长解建新为师生做讲座
 2012年8月初我校南大门 |
 南大门现貌 |
 2008年11月仲景文化广场旧貌 |
 国旗广场现貌 |
 2011年3月正在建设中的2号楼与11号楼 |
 宿舍楼现貌 |
 2012年10月神农山建设中 |
 神农山现貌 |
 东操场建设前景象( 2011年9月) |
 东操场现貌 |